1953年,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和精准医学时代的大门。
时隔65年,精准医疗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90岁高龄的沃森来到中国,却带来了颠覆式的主张—— 基因治疗并非癌症治疗的终极出路,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或许才是人类战胜癌症的曙光—— 未来可能出现一种广泛适用,且价格低廉的非基因疗法。
同意沃森的观点:我们有可能关注了一些所谓的肿瘤驱动的微观因素,如基因变异,而事实上肿瘤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整体组学的变化。关注肿瘤边边角角的差异去说肿瘤的个体化差异和肿瘤异质性,而忽略了肿瘤重要的同一性。
当前癌症诊断,预后、筛查以及治疗方法技术随着精准医疗计划的发起在研究领域越来越流行,例如液态活检,ctDNA以及肿瘤靶向药物发展。相关肿瘤的人群队列信息的收集以及处理也变的越来越紧迫,特别是对于大的公司,如果想要发展相关业务,数据必不可少。那么癌症的诊断有哪些方法,预后的手段以及治疗的技术有哪些呢?我想这多余了解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学术、产业的方向有很大帮助。
github作为项目版本存储的重要工具对于项目管理有很好的模式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理解其工作模式,对于项目管理很重要。下图是我的理解:
在研究中不免碰到查询药物干预的临床数据查询,往往我们只能查询到申请注册的临床试验的相关信息,随后的临床数据去哪里了?关于这个问题在我之前查询clinicaltrials.gov的时候就有的问题,当时想这个属于国家的健康资源,当然不能公开了。最近又想到这个问题,觉得不是这样简单。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2015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支持临床试验数据共享的声明,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于2016年1月20日发布了要求在可查询的公共平台公开临床试验原始数据的政策,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也于2016年3月14日起要求在填注册申请表时填入公开原始数据计划 [1]。